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读竺可桢,学物候学
2018-09-23 22:25:17
  • 0
  • 1
  • 17

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读竺可桢,学物候学

我国大学在文革中停办十年后,于七七年恢复招生,在高考得中后有幸进入大学的头一学期,我在图书馆里偶尔翻出一本小册子,很旧也很薄,书名就叫《物候学》。那时看什么书都新鲜有趣,而这本翻开一读,更是吸引了我,一口气读完了。可以说,是高考恢复把我和大学以及图书馆联系起来,是这本小册子把我和竺可桢以及他的物候学联系起来。这是命中注定还是纯属偶然?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

什么是物候学呢?竺可桢先生告诉我们:物候学主要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包括农作物)、动物和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物候学和气候学可说是姊妹行,所不同的,气候学是观测和记录一个地方的阴晴冷暖、风雨变化,而推求其原因和趋势;物候学则是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来往生育,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记录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等,则不仅反映当时的天气,而且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换个说法就是,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生长和气候、水文、土壤等环境条件变化之间联系的科学,以期认识自然季节现象变化的规律,指导服务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

竺先生告诉我们,我国很早就有关于物候的记载,如《诗经·郾风,七月》中说“四月里萝草开了花,五月里蝉振膜发声”,又如说:“八月里枣子熟了可以打下来,十月里稻子黄了可以收割”。到春秋时代,已经有了每逢节气的日子记录物候和天气的传统,而且已经知道燕子在春分前后来,在秋分前后离去,等等。其后自管子创始汇集劳动人民在这方面的经验,逐渐发展成为周、秦时代遗留下来比较完整的一个物候历。如在《礼记·月令》二月条下, 举了下述的物候:”这时天慢慢地和暖起来,每当晴朗天气,可以见到美丽的桃花盛放,听到悦耳的仓庚鸟歌唱。到了春分节前后,昼和夜一样长,年年见到的老朋友——燕子,也从南方回来了。匿伏在土中、屋角的昆虫,也苏醒过来,向户外跑的跑、飞的飞地出来了”。这时候农民应该忙碌起来,把农具和房子修理好。这是两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初春时节对物候的生动概述。我国从两汉以来一千七、八百年间,劳动人民积累的物候知识。经北魏贾思勰、明代徐光启和李时珍等终身辛劳地采访搜集,分析研究,终于得到发扬光大。竺先生在这里不仅传授给我们物候学的知识,还告知智慧的先人及其所留史籍关于物候的描述,这样就把古人和今人、把现代的科学家与广大普通读者联系起来。

顾炎武早已指出,在周朝以前,劳动人民普遍地知道一点天文。“七月流火”是农民的诗;“三星在天”是妇女的话;“月离于毕”是戍卒所作;“龙尾伏辰”是儿童歌谣。古代的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物候知识。例如,华北一带农民有口传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里所谓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河开雁来,统是物候。就是从人的冷暖感觉、江河的冰冻、柳树的发青、鸿雁的北飞,来定季节的节奏、寒暑的循环,而其最終是为了掌握农时,所以最后一句便是“耕牛遍地走”。这歌谣不适用于准河流域,也不适用于山西,当是黄河中下游山东、河南地方的歌谣。这里把经典而又丰富的物候学知识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联系起来,就是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应该虚心地向劳动者学习,把自己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物候这门知识目的性很强,它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产生的,在今天对于农业生产还有很大作用。物候的科学性也很强,它依据的是比仪器复杂得多的生物。各项气象仪器虽能比较精密地测量当时的气候要素,但对于季节的迟早尚无法直接表示出来。竺先生举例说:1962年春季,华北地区的气候比较寒冷,但用某一天的温度记录说明不了问题。而拿一个时期内的温度记录来分析,从物候来看就容易看出来。1962年北京的山桃、查树、紫丁香和五一节前后开花的洋槐的花期都延迟了,比1961年迟了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这样就会知道这年北京农业季节是延迟了,农事也就应该相应地推迟,否则农作物就会受到低温的损害,若能预先防范就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

当然,自从十六、七世纪温度表、气压计发明以后,气温、气压可以凭科学仪器来测量;再加上十八、九世纪以来各种气象仪器的逐步改进,直到现代雷达和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在气象观测上的广泛应用,气候学已有迅速的进步,这对物候学也有促进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仪器监测结果比较单调,靠的是专业技术,且成本高;物候观察形象直观,靠的是经验知识,门槛低。物候的数据是从活的生物身上得来,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就很直接,而且方法简单,农民很易接受。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我国是一个诗歌古国,也是一个诗歌大国。我国古代有好多诗歌词曲流传至今,有关物候方面的就有不少。而现在爱好诗歌词曲的人无计其数,但专门懂得和研究物候诗词的人却不多。竺可桢先生作为物候学专家,对我国古代相传的物候诗歌研究造诣颇深。他引用陆游《闲居自述》中两句诗:“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把石头和花卉联系起来并进行对比,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的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花卉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语言比石头更生动、更活泼。像上面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统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多读读古人的诗歌,能体会这种暗示,帮助我们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古人是把见霜、下雪、结冰、打雷等统称为物候。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颇有成就的。唐白居易(乐天)十几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古原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中“草”是植物,是主体;“离离原上”是生长地域环境;“一岁”是生长周期;“一枯荣”是周期变化。短小的前两句共十个字,就讲了这么多内容,列了这么多关系!真是精炼之至!后两小句乃点睛之笔,更是神来之笔,有力鞭挞和讽刺“野火”的野蛮行径,高度赞美和颂扬小草顽强的生命!难怪清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从物候学上说,这四句五言诗指出了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唐代中叶诗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诗有句云:“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说的是春天还没来。李白诗道:“东风已绿藏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是说春天已经到了。王安石住在江宁时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王安石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绿”字是植物的特征,是物候的表现,形容词作动词用,一个字就把春天写活了。王安石这句诗还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河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所以李白《扶风蒙士歌》中有“洛阳三月飞胡沙”之句。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竺先生把古人关于物候的诗歌介绍给今天的读者,情趣盎然,引人入胜,让我们从优美的诗歌领略古代文人学士的智慧;同时自然而然地把物候学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教我们从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认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这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普及教育益莫大焉,功莫高焉!

竺先生《物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行文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以上只是对开头两章的简介。竺先生书中接下来还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介绍了古代世界的物候知识,近代世界的物候学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物候学的定律,在整体联系下,具体地对比分析南北、东西、高低、古今物候的差异;直接联系生产实践,告诉我们以农谚和积温预告农时的方法;这之后又进一步举植物开花、候鸟识途为例,展开阐述生物物候的内在、外在又互相联系的因素。五谷丰登,必是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肯定水草丰美。反过来说,水土流失,必是植被破坏;生物灭绝,肯定环境恶劣。竺先生紧接着联系昨天和今天,高屋建瓴,总结我国物候学取得的成果,指出目前应开展的工作;再高瞻远瞩,预言物候学明天的发展,对防治三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和作用。至此,竺可桢先生对物候工作的精益求精之情、对物候事业的关怀爱护之意,对祖国人民的至真至诚之心,完全袒露在万千读者面前,令我们感动不已,感激不尽!

竺可桢先生(1890-1974)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历任教授、浙江大学校长。1948年被选为原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并担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时,我们也要记得宛敏渭先生。红花还要绿叶扶,是竺可桢先生与宛敏渭先生合著的《物候学》成为科普创作中之珍品,并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荣誉奖。

注:参见竺可桢、宛敏渭著《物候学》。它有1963年本和1973年、1979年增补本。当年读的可能是1973年本,现在写此文时依据的是1979年本。

2018年9月23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