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人之初,性本善;解家贫,防习远——儿童成长与家庭条件的联系
2020-01-16 19:05:56
  • 0
  • 0
  • 22

二十五、人之初,性本善;解家贫,防习远——儿童成长与家庭条件的联系


每一朵鲜花,

都是一个灿烂的春天;

每一粒细沙,

都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每一个儿童,

都是一个快乐的天使。

——武瑛娟主编:《12岁以前要做的50件事》封面题诗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更是家庭、父母的希望。这首短诗充分表达了对孩子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实及虚的美好关爱与期冀。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培根说:“虽然动物都有传宗接代;但是名声、德行与功业则是人类特有的。” 他还引用所罗门的话说:“取得成就的孩子让父亲荣耀,不孝之女却让母亲蒙羞”。“望子成龙”这个成语可以说既生动而又深刻地概括了中国父母们对自己孩子的殷切期望。古今中外,父母对于子女的成长都是极其关心,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都是尽心竭力的。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良本性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是在襁褓中就有的。所以,与其说对孩子做人的教育,首先是为善的教育,不如说是应该怎样保持孩子的善本性,如何防止其被外界“污染”而变恶的问题。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凡动物都有生存的本能,就是“天生就有,不学而会”的能力,最起码是有求安全、避危险,求温饱,避寒冷解饥饿的本能。这就需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孩子尚没有自主意识,能够从母亲的怀抱中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和充分的温饱保障时,他们的本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善性得以养成。母亲们为要保护和养育孩子,有时做出牺牲自己的温饱而忍饥挨饿、不顾自己的安全而奋力拼搏,既是母亲伟大的爱和善性,也是保护自己基因的生存和延续的自私性。这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其实是统一的。(参见《自私的基因》)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妇孺皆知。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孔宙是泰山都尉。据《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好孩子。《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孔融家是个富裕的官宦大户,平日经常有梨吃。如果他生在一个穷困之家,难得吃一次梨,这时再让他自己挑选,他还专捡小的拿吗?这就是“衣食足,知荣辱”的道理,成人尤其是“大人物”们应该懂得。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夫妻除了悲哀于自己生活的困难,最可哀的恐怕是不能给孩子提供温饱的生活环境,更不要说有尊严的生活了。如果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自然经济下,是半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或可以孤独地忍受贫困;而在生产力比较发达、商品流通活跃、经济交往频繁、“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现代社会中,生活境况的相互比较是不可避免的。现在再宣扬什么“安贫乐道”,恐怕是自欺欺人的忽悠吧。

笔者手头有几本早教书和育儿书。一本是宋璐璐著的《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大学智能教育。哈佛大学是建立了三百多年的美国第一学府,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中有8位国家总统、3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数以百计的世界级富豪。无数家长梦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所大学,有的家庭确实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能够让孩子进价格昂贵的双语幼儿园,上价格不菲的辅导班、补习班、兴趣班,这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该书是将哈佛教育专家的精髓理念、最为领先和科学的教子理念告诉家长们,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优势,以便帮助孩子以便捷的途经、廉价的成本成长、成才,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正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所说,这是“精英教育”。有少数“精英”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必定会有更多的普通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习上没竞争不可能,胜出者也没错误。但这些输掉的孩子中一定有不少是聪明和勤奋的,他们是无辜的。如果家庭不具备起码的物质条件,家长不具有基本的学识素质,甚至连这本书都看不到,不晓得,岂不是太可惜了吗?

第二本是宋佳音编著的《孩子的心灵要滋养》。该书认为,父母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要走进孩子的心灵,给他需要的营养,均衡的营养。例如,“别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书中说:“孩子自私的表现是过分关心自己,很少考虑他人”。同时也说“这跟孩子的生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举独生子女为例。这是很典型的。心灵的滋养绝不仅是精神的培育。在物质条件优裕,在父母以至祖父母、外租父母面前具有“掌上明珠”的地位的独生子女,处在“众星捧月”般的成长氛围中,很容易养成“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的习惯。这时说塑造“让孩子懂得节俭,远离虚荣和攀比”的高贵心灵,除了父母的说教,真是难有别的更好办法。而这在非独生子女且较为贫困的家庭,环境所迫,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至于“习惯”,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是从早年就开始的习惯培养。这是说的 “个人习惯”。而个人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是有条件的。“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好的社会公民的。在这方面,国家与政府只能是美德的培养者,而不是播种者。”

第三本就是本文开头说的封面题诗的《50件事》。该书开篇引用我国著名政治家、革命家梁启超先生的话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一连串重要的因果关系,除了第一、三句,其它四句还是第一次读到,想不到是在这本书里。该书列举12岁以前的孩子要做的50件事,其中如经常去拜访大自然、每天阅读30分钟的好书、自己独立看一次医生、动手做一些科学小实验、正确而有效地利用电脑和电视,还有攀登一次高峰等,其前提是父母要有这些方面的眼界见识,基础则是家庭具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有些还不光是家庭的条件,也需要有相应的社会条件,比如自己家中没那么多好书,要靠学校或社区的图书馆;自己去看病医院允不允许医生接待;若没有宽带和网络,即使有了电脑和电视也谈不到“正确和有效地利用”等。而山区的孩子上下学路远,“拜访大自然”倒是家常便饭,甚至还必须翻山越岭;对于那些真正“可亲可爱的老师”,小学生们自然会一生不忘,大多还会因喜爱老师而喜欢上他所教授的课程和学科,而不必刻意再去“铭记”什么。

我国古代《宋史·司马光传》还记有“司马光破缸救友” 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司马光七岁时就喜欢听别人讲《左氏春秋》,自己记住后回来给家里人讲,表现得成熟稳重。有一天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一个孩子爬上水缸,一脚踏空掉下去淹没在水缸里。孩子们吓得抛下他都跑走了,唯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撞击水缸,砸破了它,水喷涌出来,那孩子就得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了及时救人性命,必要时可以损坏财物而不必怜惜。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历来受人景仰。如果司马光不是生在官宦之家,而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即便他做了“破缸救友”这样的事也不会被人记载下来而千古流传。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常常宣传青少年保护集体财产的英雄事迹,过分宣扬他们不惜个人生命的牺牲精神,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价值观。

当孩子有了自主意识,有了行为能力,而离开了母亲的怀抱,或者脱离家庭的保护而走向社会的时候,当不能够得到可靠的安全保障和充分的温饱保障的时候,生存的本能就要发挥作用。为了自己的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他们自私的本性也就开始显露。孩子为了自己生存的“自私”是善性而不是恶性。只有当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去损害别人、殃及大众的时候,才能说他成为“恶性”了。这不过是被环境逼迫所致,正所谓“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也不能单怪他们个人的。现在我国大力惩处贪污和腐败,好多贪官被当做“大老虎”打下来。我们浏览这些“大老虎”的履历,会发现他们大多都是出身于贫苦家庭。这就要考虑这之间的内在联系。按提拔干部的条件,贫苦人家算好出身;他们从小受苦,勤奋肯干,参加工作后容易受到赏识,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较多。但是他们穷惯了,穷怕了,一旦手中掌握了权力,有了利用职务便利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可能,在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的条件下,就会利用这个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以补偿当年贫穷的遗憾和损失,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笔者在前面第二十四章中提到,孙越生在王亚南老师所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1981年 “再版序言”中说:“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取什么态度,是区分真假共产主义的试金石。”接着他还说:“在今天,多开办一所大学,多招收一名大学生,多盖一栋民房,多增加人民一分福利,就是给社会主义添砖加瓦。”那么,我们今天谈儿童成长,除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外,还应该考虑幼儿阶段的义务教育问题,起码要给上幼儿园的孩子以适当的补贴。现在国家广泛深入开展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其意义绝不仅仅是改善贫困家庭的物质生活状况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儿童健康成长、人才辈出,关系到中国在世界中人才竞争的胜负,是真正宏伟的千年大计、民族大事、国家大业,只能做好,不能搞坏。

2020年1月16日

参见:1.此文中列举的三本早教书;

2.《培根随笔》,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10月;

3.360搜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